010-51299456

中德专家对话:“推土机式”的城市更新翻篇了2023-12-21 18:25:54

  中德专家对话:“推土机式”的城市更新翻篇了简·雅各布斯在《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》一书中讲到,城市更新有支持者,也有反对者,反对者认为破坏了城市肌理。此前,美国的城市更新是“推土机式”的拆掉重建,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,社区规划和公众参与取代了这一模式。

  上海市政府参事唐子来说,中国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型,比如上海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已进入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、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。

  11月23日,由上海市政府参事室、德国弗里德里希·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举行。研讨会主题为“有机更新复合利用——老城区改造中的技术与规划”。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对城市更新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对话。

  艾伯特基金会达妮埃拉·科尔贝来自德国莱比锡,“这座德国城市的一大特点是大量20世纪初繁荣时期的房屋建筑保留下来,这些历史建筑塑造了这座城市,也塑造了这座城市的人。而将历史建筑保护、气候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”。

  “为什么要对老城进行保护?因为这关系到身份认同、文化认同,这些老建筑将居住者与这座城市的历史链接起来。”德国维斯马应用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马库斯·哈克尔说。

  这一点,上海的专家学者深有共鸣。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莫负春说:“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,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。历史建筑和风貌街区是这座城市的丰厚家底。”

  在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沈晓明看来,“每一个里弄街坊、每一扇窗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,历史建筑、历史街坊里弄既有使用价值,又有历史文化价值,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”。

  如何保护这些历史里弄建筑?沈晓明认为,要坚守风貌街坊保护的底线,保留城市意象特征中最重要的标识物。比如在宏观层面,街坊的格局、道路、地名都要保留,特色植被、乔木也应该保留;在中观层面,建筑基本的原形不应该有大的修改,建筑风格、特色里弄、空间也应该保留;在微观层面,建筑使用的材料、特色的装饰、特色的铭牌,包括一些历史见证物也不能少。

  “现在不少城市在中心城区打造科创街区。”她举了“上海硅巷”的案例,长宁区在愚园路、定西路一带打造上海“硅巷”创新空间,提出了“社区”概念,这个项目的入口就在街区,让更多科创企业、居民融入到街区,激发更多活力。“打造科技创新的‘新’,与老城更新的‘新’融合,同时把生产服务业的‘专’和生活服务业的‘散’紧密结合在一起。”

  科技创新下的新消费新产业也将催生空间重塑新模式,“蟠龙天地”是另一个案例。“五一”期间“蟠龙天地”人流超过120万,日均超过20万人,既现代摩登又江南婉约,将近50%的打卡者是年轻人。

  “蟠龙天地”的启示是什么?顾晓敏认为,首先是创造消费新热点,有别于周庄、朱家角打造粽子、扎肉等传统商业,蟠龙天地聚集了很多现代化商业,用首店模式替代传统小作坊模式,致力于新旧融合的平衡;其次,打造城市生活新场景,吸引年轻消费者。年轻人注重户外运动、喜欢轻旅行治愈式,蟠龙天地将此定义为“微度假”,引来年轻人来打卡。同时注重本地在地文化,在重建古镇小桥的过程中走访了很多当地老居民。“科创与城市更新融合,用新消费唤醒了一座千年古镇。”

  在开幕致辞中,达妮埃拉·科尔贝就强调,政府与居民各个群体之间的持续对话,仍然是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的核心原则。

  ·哈克尔提到,在德国一些老城的更新开发中,既有自上而下的规划,也有自下而上的市民参与、个体呼吁。一项调查显示,26%的德国市民亲自参加过保护一幢建筑的行动。42%的市民为建筑保护或修缮进行过捐款。

  他演示了一张城市规划建造计划的流程图,“建造计划的提出者,可以是政府专业部门,可以是投资者,也可以是居民,所有者、投资者、使用者都可以提出计划。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建造计划通常要花2—5年的时间,但这是非常值得的。”

  “德国专家说到的公众参与,在中国同样也存在,政府部门在城市更新保护中,非常注重倾听市民的建议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‘全过程人民’。”上海市政府参事吴志强说。

  “这个城市的核心是什么?是人,城市更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人民共同参与这个城市的更新建设J9九游会官网,这是我们这个城市根本的发展动力。”莫负春总结说。